全国优博论文获得者回溯博士生涯
培养高质量博士生的实践逻辑————基于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对博士阶段的回溯评价
作者:马明霞(华中科技大学)、任晓华(中国科学院)、王启烁(中国科学院)、赵娜(山东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
博士生教育作为学历教育中最顶端的层次,其培养的质量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博士生培养质量是通过终端的统计指标来体现的,而影响这些指标高低的关键因素贯穿在博士生培养的过程之中,只有回溯博士生的培养过程,才能发现培养高质量博士生的实践逻辑。
通过对10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质性访谈,再现了高质量博士生的培养全过程,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程度、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师生相处过程中的匹配度三个因素直接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正视起点、注重过程、因材施教”的培养路径是高质量博士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共同遵循的实践逻辑。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对博士生教育的回溯评价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创立了归因理论,他将该理论定义为:有关个人如何对自己的行为或他人的活动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理论,人们可以依此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和以后的行为。他将影响人的行为的原因分为两大部分: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的原因,如人格、心态、态度、动机、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是指情景的原因,如运气、工作难度等。本研究通过分析10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对博士阶段培养全过程的回溯评价,利用“现实主义的故事”的成文形式,再现了内部原因———“以学术为志业”的个人追求和外部原因———“因材施教”的制度体系保障在高质量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逻辑关系。
(一)内因:“以学术为志业”的个人价值追求
1.自身的勤奋刻苦成就了独立的学术品格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随机采访的几个学科的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在得知获得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的消息时感到非常意外,但是“每天只睡5个小时”,“每天晚上12点前从来没有睡过觉”等等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奖项的获得绝非运气,与他们博士在读期间的辛勤付出是息息相关的。
做科学研究,选择方向和切入点很重要,这需要科学工作者有独到眼光和智慧。随机采访的10位调研对象中有6位在确立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时都曾存在更换选题或调整方向的迷茫。
“由于硕士阶段攻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博士阶段的专业跨度较大,入门比较困难,为了更加透彻地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我几乎买遍了所有关于该研究方向的书籍,仔细地钻研如何将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本领域的学科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发现新的创新点。”
——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H博士
2.明确的目标保证了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被访谈的10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虽然来自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但是对于个人的学业规划都有着清晰认识。虽然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并没有将获得奖学金、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追求的目标,但是每个人都将攻克具有挑战性的科研课题作为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动力。在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引下,逐步提升了文献的阅读能力、专业英语的驾驭能力、创新思维的激发能力。
3.对科研的兴趣和执着影响从事科研的效果
对科研的兴趣将最终决定每一位研究者在科研道路上最终能走多远。“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耐得住寂寞”、“当科学家的自豪感”是访谈中出现的最频繁的词汇。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个人意志的强弱与克服困难的大小、多少呈正相关。在一定条件下,个人的求知意志越强,就可以克服更大的学术研究上的困难;反之,则会导致什么困难也不能攻克。
4.创新品格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训练贯穿博士生培养全过程
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对某一研究领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必然结果。10位访谈对象用“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功到自然成”等描述阐释了他们对创新品格和创新思维形成的理解。在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中都渗透着创新的理念,在每一次的科研实践中都会激发创新思维,同时注重交叉学科的重要性,激发新的研究创新点。
(二)外因:“因材施教”的制度体系保障
1.良好的学术氛围是激发和保持科研兴趣的基石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对教育的概念有这样的阐述:“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说明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者可以为受教育者营造什么样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学习方法上最大的不同就是:本科生是被动式的学习知识,研究生是主动式的探究知识。观念上的转变标志着独立研究品格的形成。
“清静的学术环境有利于静心做科研,良好的学术氛围保障了科研的持续动力。导师们‘以实验室为家’的工作态度影响着我执着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对科学的热爱会被无限地放大,从事科学研究成为了我人生的一种习惯。导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才能解决我研究的科学问题,但是实验室的氛围告诉了我怎么做可以离科学真相更近一步。”
——生物专业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D博士
当学习从被动的说教转变成一种人生的自觉时,人的创造和探索激情就会被激发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术风格。
2.导师“抓大放小”的指导方式是训练博士生科研思维的保障
随机采访的10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虽然学科方向不同,但是在谈到导师的指导方式方面都强调了自由宽容式“抓大放小”的育人模式对自身学术成长的正面激励作用。自由的成长空间加上导师的及时点拨,有助于博士生全面科研素养的形成。
“科研素养的训练首先要从科研思维的训练开始。导师在和我们讨论研究选题的时候,总是会问我们三个问题:(1)你为什么选这个题目?(2)你准备怎么做这个题目?(3)你具体要做什么?当这些问题我们都能清晰地阐述清楚的时候,研究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了。”
——化学专业百篇优博获得者C博士
“抓大放小”的教育理念不仅体现在指导方式上,更体现在导师指导学生的心态上。
“导师的宽容可以引导学生持续保持敢于‘试错’的勇气,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学会独立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的导师在导师宏观指导和学生独立探索之间的分寸拿捏得很好。既没有挫伤我的主动性,又保证了正常的科研进度。没有‘试错’的机会和资本是对科研刚刚起步的博士生科研热情的扼杀。”
3.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经历是开拓学术视野的捷径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博士生培养中引入国内外联合培养的机制是最快速地加强学术交流互动的培养方式。博士生学习阶段的出国学习经历,帮助博士生开阔了学术视野,了解了科研前沿动态,强化了语言交流能力。10位全国百篇优博获得者中,有7名博士生在学期间就有国内外联合培养的经历。
“在科学问题面前,没有国籍的限制,没有语言的障碍,只有对科学的兴趣与执着,而这份从容和自信来自于读博期间的出国留学经历。”
4.“一对一”的精英教育模式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必备条件
师生交流的频率,尤其是师生交流的有效频率决定了博士生科研思维的形成速度。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在学期间大部分人都非常注重师生之间有效接触的次数,“一对一”的精英教育优势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科研上的困惑,在与导师的交流过程中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一对一”的精英教育模式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导师与博士生之间两个人的交流,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多范围的人员间交流。
“随时的师生一对一交流、定期的seminar和大组会,以及在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时与国际专家学者的交流都是快速拓宽学术视野、拓展学术思路的有效途径。”
5.博士论文选题的前瞻性和交叉性决定了博士论文成果的高度
通过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博士论文选题的前瞻性和交叉性决定了博士论文成果的高度。对于处于科研起步期的博士生来说,尤其是理工科博士生,在博士论文的选题方面大部分还是在导师划定的大方向下进行进一步的选择,因此导师对于该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以及是否对该学科方向有战略性的眼光将直接影响博士生科研产出的创新性与前沿性。同时,随着交叉学科领域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产生在交叉学科领域。交叉学科的学术背景更有助于博士生从不用的视角、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考量现有的学术问题。
6.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师生匹配的重要保障
教育是师生之间自由交往的过程。在交往中,双方(师生)“处于一种身心敞放、相互平等的关系中”,没有权威和中心的存在。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融洽的师生关系、平等的交流方式、尊重式的教育理念成就了最和谐的“师生匹配”。师生关系的维系是相互的、双方的,因此多与导师沟通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导师了解学生的学术兴趣与特长。
“博士生在学期间就应该做好人生的长远规划,越早做好人生规划,多和导师沟通,导师就能找到适合学生的培养模式,学生的自身定位会影响导师的培养方式。”“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因此,多与导师沟通,将自己的优势,适合做什么展示给老师看,才能获得导师最有针对的指导。”“导师给予我的指导是开放式、互动式的,而且非常尊重我的想法。由于课题的前瞻性,导师会亲自带着我去拜访各个领域的科学家,鼓励多交叉学科的尝试。”
▋ 高质量博士生的成才路径类型分析
根据“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学科水平、学术氛围、导师指导、管理水平、科研经费、条件支撑、研究训练、奖助学金等因素,但是关键因素是学术氛围、导师指导、学科水平。10位访谈对象在回溯博士生教育时,也普遍认为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程度、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师生相处过程中的匹配度三个因素直接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根据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我们发现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的产生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象限里,只是由于个人因素的差异,需要辅助不同的外力支持。在师生相处过程中的匹配度一致的情况下按照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程度、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程度,可以将高质量博士生的成长路径归纳为Ⅰ类型(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高,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度高)、Ⅱ类型(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低,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度高)、Ⅲ类型(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低,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度低)、Ⅳ类型(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高,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度低)4种类型。如图1所示。
(一)Ⅰ类型:“自由生长型”培养路径———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高,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度高
无论博士生本科阶段是否就读于名校,只要本人有着良好的知识积累、主动的求知欲望、科研兴趣和良好的学术素养等内部因素,在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和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度都较高的外部因素的配合下,高质量博士生是“自由生长”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只要导师给予宏观的学术点拨、给予博士生自由宽松的学术探索环境,就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二)Ⅱ类型:“交叉创新型”培养路径———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低,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度高
无论博士生本科阶段是否就读于名校,只要本人有着主动的求知欲望和科研兴趣,勤奋好学、注重知识积累等内部因素,即使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度高、但是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不高,也可以很顺利地进行学术研究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导师在给予宏观的学术点拨的同时,多给予博士生正面激励、允许“试错”,发挥学生在交叉学科方面的优势,鼓励博士生在交叉学科中谋求创新点,这样也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三)Ⅲ类型:“教学相长型”培养路径———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低,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度低
无论博士生本科阶段是否就读于名校,只要本人有着主动的求知欲望和科研兴趣,勤奋好学、擅于钻研,即使外部条件不够令人满意(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度不高、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也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博士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导师和学生对科学研究有着执着的信念,并且能够共同探索科学问题,在教学相长中摸索问题的本质。作为导师要有前瞻性的学术眼光,为学生创造广泛的国际交流与研讨的机会,通过与世界范围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站在国际前沿,准确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实现对探索性问题的把握和研究。
(四)Ⅳ类型:“军团指导型”培养路径———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高,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度低
无论博士生本科阶段是否就读于名校,只要本人有着主动的求知欲望和科研兴趣,勤奋好学、擅于钻研,即使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度不高,仍可以发挥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高的优势,在导师小组的指导下完成高质量博士生的蜕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导师作为牵头人,发挥军团式导师小组的指导优势,利用不同导师的研究积累,通过引导学生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广泛地交流与沟通,实现对新兴学科领域的把握和研究。
▋ 结论
综合10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对博士教育阶段的回溯评价,我们认为,“正视起点、注重过程、因材施教”的培养路径是高质量博士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共同遵循的实践逻辑,为此,建议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对以下方面的关注:
(一)导师层面注重“因材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持续保持科研上的“企图心”、传授科研方法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同时应给博士生充分的自由空间,高质量的学生不是筛选出来的,而是在导师创造的一次次的科研训练机会中自觉成长起来的。师生之间多一些理解与沟通,就能实现“教学相长”。
(二)学生层面注重“兴趣激发”
“以学术为志业”的个人价值追求会影响博士生的科研热情和在面对科研困难时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科研兴趣的合理激发可以让博士生自觉地提升学术素养,有助于独立学术品格的形成,实现从“未来的科研工作者”向“科学家”的转变。
(三)管理层面注重“过程监控”
(1)加大博士生在学期间出国交流的力度,从多个层面、多个渠道筹措资金资助博士生出国开阔视野。而且,“出国了才知道什么是爱国,这也是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2)加强文献阅读能力培养,在大量的文献阅读基础上升华提炼学术思想,引导博士生养成精读和泛读的良好科研习惯。(3)课程设置方面,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力度;学习科学史的知识,培养做科学家的自豪感。(4)控制导师的“在学”学生的数量,把优秀生源引导到有高水平研究项目的导师门下。
本文经整理,内容有所删减。
后台回复“2020041701”即可获得原文献pdf版。
文献来源:
马明霞, 任晓华, 王启烁, et al. 培养高质量博士生的实践逻辑——基于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对博士阶段的回溯评价[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 000(004):P.32-38.
编辑:袁筱
文章荐读
欢迎阅读
▼